您现在的位置:中学 > 创意改变生活 > 生活
万钢:科学家与公众缺乏沟通 双创基础就不牢靠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2016-11-05 03:25   分享道
    [导读] 新闻媒体对我国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的解读和传播让量子成为网络热词,自动驾驶汽车、“阿尔法狗”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星际穿越》《三体》让更多人成为科幻粉丝……
  新闻媒体对我国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的解读和传播让量子成为网络热词,自动驾驶汽车、“阿尔法狗”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星际穿越》《三体》让更多人成为科幻粉丝……24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向与会者们讲述着他眼中科普的力量:科学普及让高大上的创新成果更加接地气,同时,科学普及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高效的催化剂。
  “我们深感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急需科学普及,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资源环境等一些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科研活动越来越感到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万钢说。新技术推广应用往往会受到行政部门的质疑和考量,也可能会触及到传统经济中利益相关者的焦虑与迟疑,更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好奇与追踪。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媒体、管理者还是企业家,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
  “科学普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高效的催化剂,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新技术、新产品在生活中的快速扩散,为企业家开拓市场提供了新空间,社会心理和观念的发展变化,则更有可能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今在很多人眼里,驾驶电动汽车出行不仅是在使用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而更加体现了一种环保生活的理念和时尚。”万钢说。
  在万钢看来,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大众化的科技创新与社会化的科学普及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普及是‘双创’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如果没有社会崇尚科学、乐于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缺乏科学家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就不会牢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也难以惠及人民大众。”
  从另一方面看,“双创”本身也是非常有效的科学普及的途径。万钢以一个外卖送餐软件为例,“它的背后就可能隐藏着运筹学、统计学、数字地图、卫星导航等诸多知识和技术。创新创业会让人们更加切身感受到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价值所在,增强人们求知、求新、求变的愿望、动力和实际行动。科学普及从过去被动地传授、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寻求。”
如何促进创新与普及协同发展,比翼齐飞?万钢认为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科研人员、社会公众多方面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把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作为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上,要体现对科学普及的导向。政府在研究论证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这既是对纳税人负责,也是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科技日报西安9月24日电)
 
 (作者:刘 莉 高 博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