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吕亮、许明、蔺潇3名研究生着实兴奋了一把。因为他们的参赛作品“基于ARM和FPGA的超声波螺栓裂纹检测装置的研制”,在“华为杯”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与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队伍同台角逐,一举荣获全国一等奖。
这个名字略长的检测工具中,凝结了三位研究生和机电学院指导老师史红梅、朱力强的太多的创意和心血。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把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挖掘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的呢?
创新重在激励
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高校通常会在加强过程管理、结果评估上下功夫,而北交大不仅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更是将创新激励机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据北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世峰介绍,学校坚持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为导向的原则,明确了各种奖励和资助制度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设计了包括研究生基本奖助、创新基金、高水平论文奖励、国际交流基金、企业专项奖学金等创新激励体系。最高单项资助达8万元。
从今年开始,学校还特别增设了“校长奖学金”,奖励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佼佼者。“创新激励机制是为了鼓励研究生依照自己的科研兴趣,教师加以引导,实现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刘世峰如是说。
丰富的创意也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北交大还有一片“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它包括了2011年起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试点班。
多年来,该校累计有278名研究生进入“试点班”学习。试点班针对博士生选拔进行定制化训练,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模式,试点班都可以尝试,学校的经费、资源、政策均可向其倾斜。
在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下,北交大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据悉,近五年来,该校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共计立项710项,资助总额1270万元;博士研究生资助出国访学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总额1400万元。2013年实施高水平论文奖励以来,共奖励高水平论文1461篇,奖励金额达437.98万元。
创新需要活动平台
创新能力是一种软实力,不能靠灌输知识简单生成。在北交大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屈晓婷看来,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政策的激励,还需要活动平台的支持。
由此,北交大孕育而生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计划。在该计划下,数百场名师讲坛、院士校园行和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校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改进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
“做贡献,长才干”是北交大多年以来倡导的理念。在汶川地震、京津冀支持等社会实践中,北交大研究生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做贡献,多次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
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带动了研究生自身软实力的提高。在这其中,博士生挂职锻炼无疑是最大亮点。
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刘志刚的第一份工作就落在了他挂职的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而这份工作与他为期半年的挂职经历是分不开的。从2007年11月至次年4月,作为首批挂职博士生,刘志刚来到挂职单位,运用自身所长,帮助开发区公交场站选址,参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把书本知识化为实践能力,提前以一名“社会人”的身份服务北京。挂职期间,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留下,但因表现优异,他最终还是被单位留用了。对于这份经历,刘志刚很是感激。
据悉,自2007年起,北京市组织选拔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到北京市直机关、区县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工作。在刘志刚之后的近十年里,北京交通大学共选派了123名博士生、11名博士后、4名辅导员和2名青年教师先后参加挂职。
屈晓婷表示,挂职锻炼在于寻求学校和挂职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学校选派博士生、博士后等人员挂职锻炼时,除了考虑学科优势外,还考虑了博士生、博士后的专业结构,结合挂职岗位需求,做到“人职适配”,实现共赢。
创新须打开视野
在北交大,“通晓国际规则,扩展国际视野”并不是纸面上的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地渗入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
作为创新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北交大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博士生出国、出境,进行为期6—24个月的交流培养,学校给予每生每月1万元的经费支持,这在同类院校中可谓“力度强劲”。对于重点学科的学生,学校实行“按需”出国。对交流执行“三一流”(一流学科、一流的导师、选拔一流的学生)的标准,严格把关。
“我们希望学生出国,是去切切实实地学习、交流,而不是当作出国旅游。”刘世峰说,对此,学校还针对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另作了补助方案的设计。同时,研发了出国追踪服务系统,加强过程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信息交流与心得分享平台。
激励机制的到位,让更多的研究生走出了国门。据介绍,以博士生为例,截至目前,2016学年已资助160名博士研究生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短期交流,占年度博士招生规模的36%。按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有一次6个月以上出国参加联合培养的机会。
而这一切在刘世峰看来,意义非比寻常。因为“研究生需要扩宽国际视野。哪怕是10天左右的短期交流,学生返校后精神面貌就很不一样,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信,极大地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不仅是把学生送出国门,作为一所颇具行业特色的院校,近年来,北交大的国际化道路走得更深更远——瞄准“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设立海外项目经理班,专门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定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此同时,中俄交通学院、汉能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威海国际学院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项目……诸多国际项目对接国外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
正是多管齐下的创新激励机制、平台建设、国际化发展战略,把发展中的北交大研究生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这个名字略长的检测工具中,凝结了三位研究生和机电学院指导老师史红梅、朱力强的太多的创意和心血。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把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挖掘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的呢?
创新重在激励
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高校通常会在加强过程管理、结果评估上下功夫,而北交大不仅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更是将创新激励机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据北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世峰介绍,学校坚持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为导向的原则,明确了各种奖励和资助制度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设计了包括研究生基本奖助、创新基金、高水平论文奖励、国际交流基金、企业专项奖学金等创新激励体系。最高单项资助达8万元。
从今年开始,学校还特别增设了“校长奖学金”,奖励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佼佼者。“创新激励机制是为了鼓励研究生依照自己的科研兴趣,教师加以引导,实现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刘世峰如是说。
丰富的创意也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在北交大还有一片“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它包括了2011年起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试点班。
多年来,该校累计有278名研究生进入“试点班”学习。试点班针对博士生选拔进行定制化训练,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体系、新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模式,试点班都可以尝试,学校的经费、资源、政策均可向其倾斜。
在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下,北交大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据悉,近五年来,该校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共计立项710项,资助总额1270万元;博士研究生资助出国访学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总额1400万元。2013年实施高水平论文奖励以来,共奖励高水平论文1461篇,奖励金额达437.98万元。
创新需要活动平台
创新能力是一种软实力,不能靠灌输知识简单生成。在北交大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屈晓婷看来,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政策的激励,还需要活动平台的支持。
由此,北交大孕育而生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计划。在该计划下,数百场名师讲坛、院士校园行和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校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改进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
“做贡献,长才干”是北交大多年以来倡导的理念。在汶川地震、京津冀支持等社会实践中,北交大研究生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做贡献,多次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
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带动了研究生自身软实力的提高。在这其中,博士生挂职锻炼无疑是最大亮点。
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刘志刚的第一份工作就落在了他挂职的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而这份工作与他为期半年的挂职经历是分不开的。从2007年11月至次年4月,作为首批挂职博士生,刘志刚来到挂职单位,运用自身所长,帮助开发区公交场站选址,参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把书本知识化为实践能力,提前以一名“社会人”的身份服务北京。挂职期间,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留下,但因表现优异,他最终还是被单位留用了。对于这份经历,刘志刚很是感激。
据悉,自2007年起,北京市组织选拔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到北京市直机关、区县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工作。在刘志刚之后的近十年里,北京交通大学共选派了123名博士生、11名博士后、4名辅导员和2名青年教师先后参加挂职。
屈晓婷表示,挂职锻炼在于寻求学校和挂职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学校选派博士生、博士后等人员挂职锻炼时,除了考虑学科优势外,还考虑了博士生、博士后的专业结构,结合挂职岗位需求,做到“人职适配”,实现共赢。
创新须打开视野
在北交大,“通晓国际规则,扩展国际视野”并不是纸面上的一句空话,而是扎扎实实地渗入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
作为创新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北交大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博士生出国、出境,进行为期6—24个月的交流培养,学校给予每生每月1万元的经费支持,这在同类院校中可谓“力度强劲”。对于重点学科的学生,学校实行“按需”出国。对交流执行“三一流”(一流学科、一流的导师、选拔一流的学生)的标准,严格把关。
“我们希望学生出国,是去切切实实地学习、交流,而不是当作出国旅游。”刘世峰说,对此,学校还针对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另作了补助方案的设计。同时,研发了出国追踪服务系统,加强过程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信息交流与心得分享平台。
激励机制的到位,让更多的研究生走出了国门。据介绍,以博士生为例,截至目前,2016学年已资助160名博士研究生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或短期交流,占年度博士招生规模的36%。按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名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有一次6个月以上出国参加联合培养的机会。
而这一切在刘世峰看来,意义非比寻常。因为“研究生需要扩宽国际视野。哪怕是10天左右的短期交流,学生返校后精神面貌就很不一样,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自信,极大地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不仅是把学生送出国门,作为一所颇具行业特色的院校,近年来,北交大的国际化道路走得更深更远——瞄准“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设立海外项目经理班,专门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定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此同时,中俄交通学院、汉能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威海国际学院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项目……诸多国际项目对接国外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
正是多管齐下的创新激励机制、平台建设、国际化发展战略,把发展中的北交大研究生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