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患关系 > 国外
美国医生也难做:全世界的医生都在为社会的不公背黑锅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2016-10-27 10:45   分享道

首先申明,这篇文章与百度莆田系无关。发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在网易看到这样一条新闻:《省医医生在家中被患者追砍多刀 伤人者跳楼自杀》。

 

简单报道如下:

 

“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医”)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的主任陈仲伟被人尾随回家,砍了多刀。陈仲伟随即被送往省医紧急抢救。据悉,伤人者自称是多年前曾被陈仲伟“弄坏了牙”,他在伤人后已坠楼身亡”。

 

近年来的杀医、伤医事件频发,这仅仅是中国的现象吗?在美国,在欧洲,一样有伤害医生的事件发生,可以说,全世界的医生都在为这个社会背锅。

 

 

以下的文章是一位身在美国的华人医生针对伤医、医闹事件的感想——在美国,医闹以另一种方式同样存在:

 

对医生的暴力,使某些国人的劣根性在世界面前得到彻底彰显。作为医务人员,没有哪个不为我们受到的迫害而愤怒。

大家在愤怒稍微平静后,我们要开始思想:这样性质恶劣的医闹,短期内不会消失,甚至会有人看到“闹”有所获,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狂,即使政府出台措施,也 不可能马上满意解决。我们医务人员,谁也不愿意再看到这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在自己或同仁身上,但这类事件,又如何避免或减少到最低呢?

首先我要说明,我这里不是说医闹的人是无辜的。相反,这些人当中,很多人是恶棍和刁民,在接受了正当医疗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了个人的利益来医闹。我这 里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些医疗意外,是不是和我们本身有关?设想,我们当医生的,自己的亲友在别家医院不明不白地死了,我们是否也会采取一些行动?作为医务 人员,我们要做到哪些,一方面减少意外发生,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养好良好的习惯,防范自己?

作为身在美国的中国医生,我和大家谈谈美国这个医生受到尊敬的国家的医患纠纷。我的总结就是,中国有医闹,美国有医告。形式不同,实质一样。大家都要从多方面入手,尽量减少纠纷。

大 家都知道,美国的律师多如牛毛,这些人很多情况下是唯恐天下不乱,令人深恶痛绝,但如果没有这些律师协助执法,老百姓(包括中国移民或访问者)的权力就得 不到保证。在医院,病人的权力,是靠法律来保证,出了意外,病人在美国这个法制社会,是不会以粗鲁的方式,搞打砸抢,由有理变得无礼去坐牢,而是靠律师和律师聘请的专家协助。律师在通知医院医生之前,已经派人到病案室复印好病历,若医生去改病历,则是不打自招,弄虚作假,官司是赔定了。如果医生或医院被证 明是玩忽职守,不仅要经过投保机构赔款,还要被记上一笔,让你一辈子到哪里找工作都不容易。如果说,中国的医闹影响是一时性或地区性的,美国的医告结果是终身和全国性的。美国法律纠纷的记录,给医务人员今后事业带来的影响,比国内的暴力可能更加糟糕。

美国医疗的赔偿,医务费用,劳动力丧失等的直接损失大多几万上十万可以搞定,起诉案子的大头(也就是律师可以分成的部分)是赔偿精神肉体痛苦(Pain and suffering)的惩罚性赔款(Punitive damage)的, 这个赔偿费用可以高达几百万,几千万,是医务人员和职业保险公司的紧箍咒。不少美国律师,在美国医生身上法律不少“国难财”。最确切的例子,就是前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John Edwards),他靠起诉产科医生发了横财,去竞选烧钱。要不是这个花心罗卜和私妾的事情败露,还不知道这家伙今后会给多少医务人员带来严重后果。

就我身边的人,也有不少挨诉的。越是私人病人接触多,越是容易被诉。90 年代,休斯顿地区几乎所有的私立心外科医生都被诉过。我在当住院医时,一位很好的主治医,在产科给病人做了无疼分娩,随后去照顾别的病人,该病人血压下 降,护士没有及时汇报,病人后来脑损害,她挨诉了,十几年抬不起头,发誓今后永远不进产房。我的胸外科导师,为一名老年肺癌患者做肺切除,住院医生使用自 动缝合器不当,病人出血死亡,他和医疗厂商各赔 25 万。他气得天天嚷嚷:这病人一辈子也挣不了50万啊 !生气归生气,赔还是要照赔。

美国的律师起诉,漫天要价,已经是高价医疗的毒瘤。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 要说服国会的,就是要推行医疗失误起诉改革(tort reform),把 Punitive damage 控制在 25 万美元以下。结果证明,凡是推行 tort reform 的地方,医生的保险金马上下降,而没有实行改革的,高危行业,如外伤,产科,医生纷纷弃城而逃。奥巴马有一次在 AMA 上讲话,居然说在新的医改中,他本人不赞成 tort reform,获得台下医生一片起哄。

由此看来,医生的日子,哪里都不好过,大家都是在走钢丝,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起诉,往往是“一锅端”:麻醉的,外科的,产科的,生产厂的,护士,医院,越是闹得大, 越是有可能搞大钞票。只要名字上了起诉医生的黑名单,今后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各科室要互相团结协作,尽可能避免“沾火星”。避免起诉,是大家的事。

为 了维护病人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声誉,美国各科都有学会,设置各种笔试口试。特别是各类学科的口试,可谓是鬼门关,使知识不足和判断力差的人员,得不到许可, 永远找不到工作。各州内有监督继续教育的执照管理委员会,保证医生水平。同时大家也保持良好心态,不是本专业的,或不熟悉的东西,就不要去做。要到麻烦, 第一件事,就是 Call for help !

回头看国内,从媒体和第一手资料提供的线索,结合我们自己的病案讨论,我可以大致总结一下,到底如何做到提高防范,有可能减少医闹的发生?

 

1确切掌握好手术时机,优化病人的状况

 

外科手术,不是单纯比胆大,比艺高,比速度,手术的时机和病人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我认识一些外科医生,自称“一把刀”,什么手术都敢做,抢快,抢险,求名声。有些病人,根本没有优化,麻醉和心内科术前连看病人的机会都没有,外科靠着气势,就把病人拉到台上。需不知,台上这关好过,术后病人卡在 ICU,如果是西方的费用包干制,你就赔老鼻子了,如果死人,你这不是自找的吗?


另一个极端就是没有意识到手术的迫切性,一再耽误。园子里多次出现,股骨颈骨折的病人,住院好几天才手术,台上病人死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骨科医生同志们,股骨颈骨折是急诊,要在48小时内完成手术,住院期间病人要有防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第三种现象,就是不仔细看病人。几天前,脑外科要为病人做脑室-腹腔引流。脑外科住院医根本没往病人脖子以下看,等到病人麻醉好了,翻开衣服,才发现腹腔胀 得象个鼓。这样的病人如果做了脑室-腹腔引流,引流会是什么方向?结果会如何?后来这位住院医被主治骂得狗血淋头。事后如果病人要扯皮,也是没有办法的。
 

2技术不够,达不到要求

 

外科医生上了台,拿不下的,我想大家都见过。我这里不是指的真正复杂的,无法避免的不良结局的病人。我说的是由于我们个人对常见病种的认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相对健康的病人发生意外的事件。一位活蹦乱跳的儿童的简单手术,和一个病入膏肓老人的复杂手术,都发生术后死亡,其医闹或医告的风险不同,这个不说大家也 知道。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水平,至少达到本地区医生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拿不下的病人,要勇敢地对自己和主任说,这个病人,我做不了,杀了我也 不做,对自己说“不”,不是什么丑事。
 

3专业之间配合不当,只按自己的需要行事

 

对于费用方面的纠纷,互相钳制,这自不必说。 从医疗角度本身,也往往会有冲突。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以病人安全为重。多年前,很多俯卧位手术的病人,术后发生失明。除了病人本身因素外,重力压迫眼 球,血红素低,更重要的是,骨科盲目要求麻醉降低血压以减少出血,是导致失明的因素。后来大家广泛采用激进措施:放动脉管测压,输血血红素到 10,根据病人的素质和本身血压,不主张血压下降太多。昨天新住院医第一天上班,正好碰到一位外伤后卧位肩胛骨修复,病人开始血红素只有 8,我对住院医交代了:四个单位红细胞先输上,眼睛戴保护罩(goggles),卧位枕头(prone pillow )头部压力要着力在额头上,而不是在眼球上,每 15 分钟亲自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和眼球一次,并记录在案。术中手术医生要求把血压降到 90,我说这个血压对卧位病人不安全,咱们一起观察手术野出血情况,达到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范围。收缩压降到110以下时,基本没有出血,麻醉外科两者皆 欢喜。只有这样主动防范,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4手术麻醉记录不周全,事后又匆匆去改

 

上面说了,等到你去改病历,也许别人已经事先把原件复印了,改了只会惹祸。手术麻醉样样要记录全:记录好全麻诱导时间和胎儿取出时间, Apgar 分数,别人怪你全麻导致婴儿呼吸抑制,就没把柄。记录好打电话给血库的时间,自己就不会因为血液制品来迟而背黑锅。记录好术中诱导电位,就为自己防卫术后 神经异常并发症,多了一份依据。全麻苏醒前,肌力恢复多少,记录在案,说明你在按规矩办事。这里要说明,做了事还不够,还要写出来(探查了腹腔各个腔隙, 无异常发现;气管插管后双侧呼吸音,二氧化碳持续;4:30交班给张某某医生,报告已给)。没有写下,等于没做(If you didn’t write it down, it didn’t get done)。
 

5术中术后后监测护理不够

 

没有术后恢复室 (PACU)的地方有多少,我们自己清楚。内窥镜室,心导管室,人流室,有必要的设备吗?给麻药的人,受过必要训练吗?用了全麻肌松药的,几个是用神经刺 激器记录病人肌力情况的?没钱是不是?赔起来几十万拿出来就不心疼了? 神经刺激器,也就是100多美元,哪家医院买不起?事先去拿钱买设备,至少还得了个设备。医闹赔了钱,除了坏名声,什么都没落下,反而助长了下一波医闹。
 

6对待病人的态度,是否可以进一步改善?

 

我知道有些病人素质很低,但我们医生是受过教育的,多少还是要有些礼貌。我看见过有医生对病人的呼叫不太理会;有人当者众多其他患者的面,讨论绝经,流产, 器官整形的敏感问题。老美在电梯里(狭小空间,病人和医生可能在一起互相听话),都有提醒:注意尊重病人隐私。ICU 里,病人不好,大家都不忘记 Talk to the family。

 

医生对病人的态度,是关系到出了意外后病人反应的重要因素。我过去在儿科轮转,和一位年轻漂亮,心地善良的高年住院医一起工作。她对病人, 是无微不至,尊重体贴,对下级医生也是非常爱护,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不时为我们买点心表示谢意。她毕业后,选择急诊室工作。我们担心,她人这么好说话,面 这么善,急诊科又是纠纷高发地,她不害怕吗?我们把这个问题问其他急诊科医生,他们回答说:你仔细看看她吧,谁能对她这样的人,表示不满?我知道真正的和 谐,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共同努力,但不知道别人怎么做,自己也就没有前进方向。

总之,防备行医(Defensive Medicine),是无论大家到哪里,都不得不不同程度采取的。世界各地,地区文化法律不同,表现方法也不一样。中国的医闹,是法制不健全的表现:医生认为自己没受到法律保护,而病人也觉得外行斗不过内行,非采取粗暴的形式不可。不管是粗暴的医闹,还是“文明”的医告,对医生都是不好的。在希望国民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们做医生的,也不妨尽可能采取措施,尽可能把纠纷的影响限制在最小。

2016-05-07 海那边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AwMDA1NA==&mid=2650538627&idx=1&sn=67d6a44f98dfc93cf1694612f2caa309&scene=2&srcid=05079lvrisG9avrFwhy8GL3g&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