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愉老师教育 > 愈大夫医学院
胡大一:要让更多的医生热爱临床工作,安心看病!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2016-10-05 07:00   分享道

胡大一:要让更多的医生热爱临床工作,安心看病!
2015-07-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于昨天15:38发表了一篇题为《要让更多的医生热爱临床工作,安心看病!》的长微博。
 
     一位很优秀的中青年麻醉医生,在国外很容易找到工作,回国后,因不愿也不擅长申报科研基金,没有SCI文章,在北京和上海的医院找不到位置。
 
  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大医院,没有博士学位不行,没有SCI不行,外语不好也不行。
 
  临床看病本是当医生的主业,但在找工作和评职称时,却成了最软的指标。热爱临床、专心看病但学历不高的很难在大医院生存与发展。
 
  我毕业后在北大医院工作23年,大部分时间用在临床上看病。老师中临床看病好的医生很多,如最有名的内科张树基老师,外科李通老师......很少写论文,更无SCI ,但看病如神,手术做得精彩。曾在协和工作过的大内科主任王叔咸教授的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哪个专科的房都查的让人心服口服,门诊也看的极为认真仔细。心内科的邵耕教授、许玉韵教授临床水平之高,令人叹服。血液科的谢光潞教授、周家琴教授都是临床型专家,施曼珠、高妍教授既学术严谨,临床也非常有功底。友谊医院顾复生教授也是热爱临床工作,临床水平高,年过八旬仍坚持看门诊查房。我母亲生前为四代患者服务70年,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看病,每周出诊六天,常年坚持。
 
  大学附属医院固然需要科研创新,需要教学,但科研创新不仅局限于基础研究,更不必攀比SCI,更应强调临床研究,解决临床需要的实际问题。
 
  在职称评审上,应注意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全才当然好,真正达到标准,可以既做医生,也当教授和研究员;但研究水平高,临床一般的人,可只晋升研究员,而不评主任医师和教授。只有热爱并安心临床工作,看病水平好者,才可评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评定标准不需SCI,也不宜过分强调科研与论文。不在大学医院,在二级医院县医院工作,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只要病看得好,也可评主任医师职称。
 
  临床职称的工资待遇应更高些,并且鼓励多点执业,让热爱临床工作的好医生有阳光有尊严的收入。
 
  重SCI,忽视临床,吃大亏的是患者。现在高学位,有SCI文章的人越来越多,跟着导师学上一门能快挣钱的技术能手越来越多,真正临床扎实会看病的医生却越来越少。现在北大医院像王叔咸教授、张树基、李通教授这样的医学大师很少再有了。
 
 
 
文章一出,引发纷争一片,叫好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无论同不同意,其实可以把问题更细化:
 
1.哪个观点是胡大一主任的真实观点?胡大一教授真的全盘否定SCI价值了吗?
 
2.你同意胡大一主任文中的全部观点,部分观点,或是不同意?
 
下面整理了一部分不同的声音!
 
1.首先,国内各单位评价医生,SCI论文或基金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因素。胡大一主任确实批评SCI,但似乎并没有提这是唯一评价因素。
 
2.其次,胡大一主任还批评了“英语”,看来英语学习是躺枪了。但是,临床医生不懂英语的话,至少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就是短板。另外“博士学位”好象也躺枪了,但是现实状况是一线城市PK太厉害了,没有博士学位,几乎进不了大三甲。当然,整体就260万临床执业医师而言,平均学历中,高学历的比例还需要提高。另外,现在毕竟不是30-40年前,那时大学本科就是极其稀少的!现在时代变了,医学要求博士学历是应该的,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 一。
 
3.胡大一批评的是什么样的科研?是否定了全部的科研贡献,还是不赞同临床医生做基础研究。如果胡大一主任不赞同临床医生做基础研究,相信能得到绝大部分医生的认同,我本人也支持这一观点(除医院中专门做基础研究的同仁外)。如果胡大一主任也批评临床医生,尤其象协和,北大这样医院的医生不做临 床研究的话,在下是无法苟同了,相信国内一线专家,也没有几个认同这种观点的。象协和,北大附属的医院等这些国内标志性医院,而且多是教学医院,应该承担为国人提供临床证据的使命,而不仅仅评价其看了几位患者!中国临床医生现在遵循的指南,里面有多少证据来源于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想必大家心里很清楚。甚至,在国内还有不少临床医生治疗还不太遵循指南,甚至认为指南比不上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甚至,还有些基层医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把最新的药物给患者进行治疗,就是最佳的治疗手段!临床研究不仅让临床医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学相长,能提升临床实践水平!正如有些人评论到,如果只埋头看病,最多不过是医匠,在普通的医院中,或非教学医院中,医匠确实重要,但是若呼吁协和北医这样的机构,也象医匠学习,这就有些欠妥了!
 
4.当下临床医生(指的象北上广的三甲医院)要不要做临床研究,还是仅仅专心看病就够了?胡大一主任举了王叔咸、邵耕、许玉韵、谢光潞、周家琴、顾复生等教授案例,确实如数家珍!看样子很有说服力。如果放在100年前,最牛的医生当如林巧稚,黄家驷这一批老专家,他们是开创者,虽然一心专注临 床,但并不忘著书立说,创立学科!在当时,出版书籍,就是最佳的证据!(实际上,一百年前中国医学家就发表过柳叶刀了,知道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性:伍连德:第一个本土发表最高国际顶级期刊(Lancet)的人 )。 二三十年前,循证医学体系还未开启时,临床经验基本等于一切!专注临床,这些老专家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如今是循证时代,如果仍然靠“经验”的 话,也许只有60岁以上的专家,才能称得上“经验丰富老专家”了,但此时应该退休了!同样,经验并不能很好地传承,只有临床证据(过去是书籍,现在是循证 证据!),才能让新时代的临床医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微信上一位主任这样评价胡大一主任举的这些例子:“如果放在二十年前,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可怕的 是胡大一教授可能并不知道他“不知道”(循证)”。
 
5.胡大一主任为什么三番五次抨击科研呢?微信中议论纷纷,观点不一。有些人认为,如果胡大一主任这辈子发了新英格兰、柳叶刀的话,他早成了院士,就不会有今天这种观点了。也有些人认为,胡大一主任把科研等同于基础研究的,其实,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重要的科研是临床研究。也有些人认为胡大一主任可能把科研等同于发SCI文章了。另外,有些医生还认为,如果按胡大一主任的观点推导一下,不发表SCI文章的医生就能专注临床,应该是优秀的医生了,那么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的医生(绝大多数没有发表SCI文章)应该是最优秀的临床医生的代表了。
 
6.“主任医师职称评定标准不需SCI,也不宜过分强调科研与论文。不在大学医院,在二级医院县医院工作,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只要病看得好,也可评主任医师职称。”这个观点是很中肯的,不象某些媒体解读的那么偏激。将来临床医生应该分为临床型与研究型。研究型医生应该成为学术的引领者,需要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一肩挑,要能代表中国医生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是“大医”,而临床型医生则专注治病救人为主了,当然,这也应该遵循二八原则,即20%研究型医生就够了,这批专家应该承担中国临床医学发展的使命与任务,而八成临床医生则专注临床实践,把研究型医生的证据通过临床进行验证,这样应该对中国的临床发展是最有利的。尤其是二级医院,或基层医院,更不能强调论文,哪怕中文论文,也不必强调(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论文是怎么出来的)。不过,何时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还需要期待。
 
7.胡大一主任说有些医生会写文章,但不会看病。这种情况在几年前真有一些, 因为当时国家为了加速海外人才引进,从国外引入大批研究型人才(因为在国外当医生是极其不易的,多是做科研为主),他们进入医院后,因为种种原因,甚至不得不在临床上看病(本来应该在研究所中做科研工作的),确实引发一些争议。但是,近期情况已好转很多,相信以后会明确区分纯科研,临床科研结合型和纯临床实践型。

 

胡大一提出让更多的医生安心看病,却引发了江湖纷争

2015-7-13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微博 我要评论12
胡大一主任喜欢直来直去,发表过很多有关医学教育与科研相关话题,也引发很多争议(胡大一痛心之言:机制模式不变,贻误的将是一代代医生!)。这两天胡大一主任在其微博(@胡大一)上发表《让更多的医生安心看病》(后附全文),被广泛转载,有些媒体改变题目为《胡大一炮轰唯SCI评价医生》,引发更多的争议。
MedSci也转载,但引出两个观点:
(1)哪个观点是胡大一主任的真实观点?胡大一教授真的全盘否定SCI价值了吗?
(2)你同意胡大一主任文中的全部观点,部分观点,或是不同意?
其中,有一些认识要澄清和讨论,以免更多的人陷入误导。在此,也发表一些浅见,让大家批评指正!
1、首先,国内各单位评价医生,SCI论文或基金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因素。胡大一主任确实批评SCI,但似乎并没有提这是唯一评价因素。
2、其次,胡大一主任还批评了“英语”,看来英语学习是躺枪了。但是,临床医生不懂英语的话,至少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就是短板。另外“博士学位”好象也躺枪了,但是现实状况是一线城市PK太厉害了,没有博士学位,几乎进不了大三甲。当然,整体就260万临床执业医师而言,平均学历中,高学历的比例还需要提高。另外,现在毕竟不是30-40年前,那时大学本科就是极其稀少的!现在时代变了,医学要求博士学历是应该的,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3、胡大一批评的是什么样的科研?是否定了全部的科研贡献,还是不赞同临床医生做基础研究。原话:“大学附属医院固然需要科研创新,需要教学,但科研创新不仅局限于基础研究,更不必攀比SCI,更应强调临床研究,解决临床需要的实际问题”。胡大一主任不赞同临床医生做基础研究,相信能得到绝大部分医生的认同,我本人也支持这一观点(除医院中专门做基础研究的同仁外)。但是,如果曲解胡大一主任也批评临床医生做临床研究的话,就完全谬误了。象协和,北大附属的医院等这些国内标志性医院,而且多是教学医院,应该承担为国人提供临床证据的使命,而不仅仅评价其看了几位患者!中国临床医生现在遵循的指南,里面有多少证据来源于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想必大家心里很清楚。甚至,在国内还有不少临床医生治疗还不太遵循指南,甚至认为指南比不上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甚至,还有些基层医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把最新的药物给患者进行治疗,就是最佳的治疗手段!临床研究不仅让临床医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学相长,能提升临床实践水平!正如有些人评论到,如果只埋头看病的医生,还要能够为这些医生提供证据的科研医生!
4、当下临床医生(指的象北上广的三甲医院)要不要做临床研究,还是仅仅专心看病就够了?胡大一主任举了王叔咸、邵耕、许玉韵、谢光潞、周家琴、顾复生等教授案例,确实如数家珍!看样子很有说服力。如果放在100年前,最牛的医生当如林巧稚,黄家驷这一批老专家,他们是开创者,虽然一心专注临床,但并不忘著书立说,创立学科!在当时,出版书籍,就是最佳的证据!(实际上,一百年前中国医学家就发表过柳叶刀了,知道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重要性:伍连德:第一个本土发表最高国际顶级期刊(Lancet)的人 )。二三十年前,循证医学体系还未开启时,临床经验基本等于一切!专注临床,这些老专家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宝贵财富!如今是循证时代,如果仍然靠“经验”的话,也许只有60岁以上的专家,才能称得上“经验丰富老专家”了,但此时应该退休了!同样,经验并不能很好地传承,临床证据(过去是书籍,现在是循证证据!),才能让新时代的临床医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5、胡大一主任为什么三番五次抨击科研呢?微信中议论纷纷,观点不一。有些人认为,如果胡大一主任这辈子发了新英格兰,柳叶刀的话,他早成了院士,就不会有今天这种观点了。也有些人认为,胡大一主任把科研等同于基础研究的,其实,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重要的科研是临床研究。也有些人认为胡大一主任可能把科研等同于发SCI文章了。另外,有些医生还认为,如果按胡大一主任的观点推导一下,不发表SCI文章的医生就能专注临床,应该是优秀的医生了,那么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的医生(绝大多数没有发表SCI文章)应该是最优秀的临床医生的代表了。科研也罢,SCI也罢,都是国际标准,但是国际标准到了中国本土,唱成什么一曲戏,由本土环境决定的。即便中国所有医生不要SCI,不做科研,今天的医疗环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甚至更差!
6、“主任医师职称评定标准不需SCI,也不宜过分强调科研与论文。不在大学医院,在二级医院县医院工作,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只要病看得好,也可评主任医师职称。”这个观点很中肯的,不象某些媒体解读的那么偏激。将来临床医生应该分为临床型与研究型。研究型医生应该成为学术的引领者,需要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一肩挑,要能代表中国医生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是“大医”,而临床型医生则专注治病救人为主了,当然,这也应该遵循二八原则,即20%研究型医生就够了,这批专家应该承担中国临床医学发展的使命与任务,而八成临床医生则专注临床实践,把研究型医生的证据通过临床进行验证,这样应该对中国的临床发展是最有利的。尤其是二级医院,或基层医院,更不能强调论文,哪怕中文论文,也不必强调(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论文是怎么出来的)。不过,何时能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还需要期待。
7、胡大一主任说有些医生会写文章,但不会看病。这种情况在几年前真有一些, 因为当时国家为了加速海外人才引进,从国外引入大批研究型人才(因为在国外当医生是极其不易的,多是做科研为主),他们进入医院后,因为种种原因,甚至不得不在临床上看病(本来应该在研究所中做科研工作的),确实引发一些争议。但是,近期情况已好转很多,相信以后会明确区分纯科研,临床科研结合型和纯临床实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