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愈大夫医疗 > 健康园地 > 眼耳鼻喉
警惕!每年有30000儿童因为这个致聋,家长们千万不要这么做!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2016-10-02 14:26   分享道

 

很多人从未想过,这些孩子,无法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
视频是央视播出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因药致聋女孩的无声诉说”,无数网友看罢泪崩。    
    
片中的主人公浠诺,原本是个爱笑的小姑娘,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然而,三年前一次不当用药,使她的听力越来越弱,后来,她再也听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
    
    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    
    
    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为12.9%,新生儿高达24.4%。    
    
    国内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良致聋。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
    
    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药物过量造成毒副作用。
    
    曾经网传瑞芝清退烧药致儿童死亡,对此有专家表示,因服用此药导致儿童死亡是完全有可能的。
    

儿童用药困局与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7万条药品批文中,儿童专用药品仅3000条左右;我国医院常用制剂品种约3500种,其中儿童专用品种只有约60种;520种基药目录中,儿童专用品种仅2种。而儿童用药的剂型和规格也极为单一。
    
    北京儿童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15家三级医疗机构的231种儿童处方药中最多的3种制剂为注射剂、片剂和口服溶液剂,适宜儿童的比如粉末吸入剂、糖浆剂、滴液和气雾剂品种数量非常有限。
    
    虽然儿童药市场广阔,但对于药企而言,研发生产儿童药面临着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薄、研发生产要求高的难题。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保华介绍,儿童用药的生产特点为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导致儿童药在生产设备、质量控制、技术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并不比成人药少,甚至有的方面投入更高。但由于目前儿童药的定价原则是以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为基准,而儿童药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成人药,相应售价就要低于成人药,使得儿童药在定价上不具备明显优势,企业无法得到补偿。
    
新闻深一度    
    

家长给孩子用药最容易犯的9个错误!

当妈当爹的必须知道!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        
    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他们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
    
    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
    
    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
    
    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
    
    因此,不能自己给宝宝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有些药物确实没有儿童专用的剂型,这时候应该让医生来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洋货一定好过国货        
很多家长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
    
    例如小蜜蜂紫草膏,淘的时候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是 2 岁以上,每日最多 3~4 次,2 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
    
    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因此外涂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
    
保健品当糖果吃        
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    
    
    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复合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其实国外有多个小熊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趁父母不注意儿童误服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这不是糖,并且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

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中药由于是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很有可能是某些风险未被发现和证实,绝不代表是安全无风险的。    
    
说白了,就是风险未知,相比于清晰写明的不良反应,哪个更可怕,一看便知啊。
    
    另外,100% 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 100% 安全。提醒家长们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所谓的“小中药”来强身健体,要牢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
    
朋友推荐的药物肯定错不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私下交流育儿经,对朋友推荐的用品、药物等非常信赖,不经过药师或者医生就私下给孩子用,隐患不小。
    
    因为每个宝宝的状况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样,应该由医生判断病人病情后确定需要用哪些药以及如何使用,而不能轻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荐、私下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
    
滥用抗生素或拒绝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将增加抗生素耐药的几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抗生素不再起作用。现在很多医生都提醒家长不要滥用抗生素,于是有的家长就一味地拒绝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应该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赞成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并且开了抗生素,就应当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而不应当抱有排斥心理盲目拒绝。
    
    抗生素使用的时候,也有一些误区需要避开:
    
    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其实没用够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其二,抗生素效果不好就马上换药。细菌性感染是个逐渐起效的过程,大概需要 2~3 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了一个剂量就能立竿见影,因此不要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
    
    其三,抗生素越新越贵越好。有些患者一进医院就要求医生开三代头孢。事实上,抗生素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针对不同的致病菌。
    
多吃药好得快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    
    
    事实上,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

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国家用药错误报告项目”统计显示,将近 1 / 4 的用药错误因搞混药名所致。    
    
    例如,用于儿童退烧的泰诺林和用于儿童感冒症状的泰诺就很容易混淆。泰诺林是单一成分的药品,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是复方成分药品,含 4 种成分,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含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对于儿童高烧不退,如果需要用药,用到的应该是泰诺林,如果搞混药名选了泰诺,则可能烧没退下来,反倒给儿童带来嗜睡、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这个错误真是低级,犯了的家长都该面壁思过。
    
依赖药物轻视护理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患病后更重要的是护理,无论这个疾病是严重的还是轻微的。
    
    比如湿疹宝宝的皮肤往往比较干燥和瘙痒,抓挠后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皮肤一破,外界的过敏原如花粉、动物皮屑、尘螨等更易进入体内而使湿疹加重。因此,应该勤涂多涂低敏保湿润肤霜,重建皮肤的屏障功能非常重要。做好保湿是控制湿疹反复发作的基础,做好保湿事半功倍。
    
    外用的激素类药物是不能治愈湿疹的,但可以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直至自愈。
    
总之,应该加强护理,而不能依赖药物起作用。这是治疗的基础,也是副作用最少的治疗方法。
来源:jkjk999999每天学点健康养生知识
链接:http://www.pyj.com/wx/meitianxuedianjiankangyangshengzhishi/89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