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为默认模板,请在添加栏目时选择正确的模板

文章标题:口袋里的便携式 DNA 测序仪

文章内容:
时间: 2016年07月08日 | 作者: Ed Yong | 来源: The Atlantic
 
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建造能够让人们在遥远的森林、海洋,甚至在太空中解码基因的设备。他们说一切才刚刚起步。 

在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六个人正在以每小时 27 600 千米的速度绕地环行。他们每天会见到 15 次日出日落。空间站上的风景无与伦比,无重力漂浮的感觉美妙绝伦。
 
但是他们得别生病才行。
 
在 ISS 上面没有什么能明确地诊断疾病,或鉴别致病微生物。生病的宇航员无奈只能和地面的医护人员报告他们的症状。他们没法知道病因到底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也不清楚把空间站有限的抗生素储备滥用一气会不会有用。
 
如果一个宇航员能够给折磨她的病原体进行全基因测序的话,她就能知道那恼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药物是否有用了。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设想嗤之以鼻,说它不切实际。测序仪的大小和微波炉、冰箱差不多。把这样的测序仪搬到空间站上根本不可能,况且它们可能也无法经受得住太空旅行。
 
但是一家名叫牛津纳米孔(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的英国公司将要实现这个设想了。
 
2014 年春,该公司发布了一款 USB 供电的测序仪,叫做 MinION (发音是“min-eye-on”不是“min-ee-un”,不是电影里的小黄人)。这个测序仪大约 10 厘米长,2.5 厘米宽,87 克重,比许多巧克力棒和智能手机都小。今年早些时候,我用手里握过一个这种测序仪,手还抓不满。有一个科学家把这种测序仪称为“你会忘在外套口袋里的测序仪,我就曾经干过一次。”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师 Kristen John 表示:“终于有了小到能够送上天的测序仪了。”她和同事已经在一次地面飞行模拟器中测试了 MinION。他们将在 6 月送一个 MinION 还有一些待测的 DNA 样本到 ISS 上去。
 
如果它在微重力的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能够和在地球上一样好,那么宇航员就可以实时监控自己的健康状况,而这对于未来更加野心勃勃的航天任务来说至关重要。在火星之旅中,“我们无法补给抗生素,”微生物学家 Sarah Castro 表示,“我们只能用带着的东西来应付。我们得知道感染的致病原,以及应该如何治疗。”
 
有了 MinION 以后,宇航员还可以做实验研究细菌在微重力下的反应,而不需要把样本泡在固定液里带回地球研究。他们还可以研究空间站的空气、水和食物中的微生物。SarahCastro 说,“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在 6 个月后告诉空间站的宇航员他们曾经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呼吸了什么。”
 
正当一个 MinION 准备离开地球的时候,其他的几个已经在环绕世界旅行了。这些迷你仪器和配套设备注定将彻底改变基因组学的世界,让基因研究变得更大众化。它将把基因测序从装备精良的机构和实验室中解放出来,让整个社会都能够进行基因测序。如果牛津纳米孔公司一切顺利的话,人们就可以在医院、森林、游艇、安全检查站、教室和客厅里进行 DNA 测序了。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类大事总是要经过一番挫折。
 
* * *
 
顾名思义,纳米孔就是一个小孔。一般来说,它是一个形如钉子的微型蛋白,中心有个空管。空管的直径大概只有一米的十亿分之几宽。在牛津纳米孔公司的装置中,蛋白质嵌在一种合成膜中,合成膜泡在液体中。当膜的两边被施加电压后,离子会穿过孔洞,产生电流。但是如果有什么东西(比如一条 DNA 链)阻塞了孔洞的话,离子就无法穿过孔洞,电流就会变小。
 
 
 
DNA 有 4 种主要构成物(碱基)— A、C、G 和 T。每种碱基都能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纳米孔两侧的电流。当 DNA 链像电报纸带一样穿过纳米孔时,通过测量该电流,你就可以对这个 DNA 链进行测序。
 
这和传统的测序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测序中,科学家需要对 DNA 分子进行扩增,产生许多相同的拷贝,然后把这些拷贝分解成许多小片段,对这些小片段分别测序,最后把这些碎片化的序列整合成一个整体。这就像通过抄录、撕裂再贴合的方式读一本书。但是,纳米孔测序法就好像从头到尾无损地阅读文本。DNA 链可以被整条塞入孔洞中而无需扩增或片段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连续测序。
 
相传 1989 年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的 David Deamer 在沿着加州的 5 号州际公路开车的时候想出了这个方法。据说,当时他被自己的想法惊到了,于是把车停到马路边匆匆写下这个点子。他和同事花了十年来证明他们可以捕捉 DNA,把它们塞进纳米孔,然后测定不同碱基。牛津纳米孔公司也花了差不多长的时间研发出一个基于这个技术的的测序仪:虽然相当粗糙,但切实可用。Deamer 和其他纳米孔先驱是这家公司的技术顾问。
 
这家创立于 2005 年的公司本来计划把测序仪造得和其他测序仪差不多。这个版本的测序仪叫做 GridION,是个大块头的盒子。在某个博主的口中,GridION “颠覆了测序仪类似 1992 年的录像机的形象”。让测序仪体积缩水的想法来自于首席技术官 Clive Brown。他是个有些焦躁,心直口快的人,人们叫他“下一代测序仪领域中最诚实的人”。当我问他 MinION 的起源时,他说,“你可以感谢 Illumina”。Illumina 是圣迭戈市的一家基因测序公司,它是这个市场的领导者。“我绞尽了脑汁想要扳倒这家公司。”
 
在加入牛津纳米孔公司之前,Brown 曾帮一家叫做 Solexa 的公司研发了一款 DNA 测序仪。但是他不愿看到的是,这款测序仪在 2007 年被卖给了 Illumina。这桩生意帮助 Illumina 成为了行业巨头,让它的机器控制了全世界各大测序中心,使这家公司坐定了行业中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
 
2009 年,这家大公司为牛津纳米孔公司注资 1800 万美元,以此获得对这家初创公司技术进行商业化的权力,Illumina 的首席执行官也就参与了牛津纳米孔公司的董事局会议。“我说的每句话他都当放屁,”Brown 回忆道,“所以我想我可以造个和 Illumina 基因检测盒子不一样的简单玩意儿?”Illumina 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Parker 预计测序仪会变得望远镜一样:曾经是精密稀缺的科学仪器,后来任何人都能在玩具店买到它
 
2012 年 2 月在弗罗里达召开的一个会议上,Brown 向全世界公布了 MinION。在报告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讲传统版本的 GridION,只在他最后两页幻灯片上提到了这个更小型的设备。他说,“这就是个哏。”另一个科学家认为,这是个“爆炸性的声明。”还有个人发了推特:“我感到一阵躁动,似乎有一百万个 Illumina 的投资者开始痛苦地呻吟。”有个激动的家伙还试图闯进 Brown 的宾馆房间。
 
最关键的是,MinION 是个彻头彻尾的牛津纳米孔公司生产的产品。它使用的是纳米孔测序法的变式,而牛津纳米孔公司和 Illumina 公司的协议中并不包括这个技术,因此两个公司于 2013 年切段了所有经济联系。但与此同时,牛津纳米孔公司也不经意地和科学界脱离了。在弗罗里达,Brown 声称 MinION 可以在 2012 年底上市。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公司被各种制造问题困扰,不得不严重推迟了产品面世时间。更糟糕的是,他们对此保持缄默,这让他们失信于大众并失去了许多支持。许多不明就里的科学家干脆把 MinION 看作是个噱头。
 
Brown 拒不道歉,而且据称他对这些批评都心知肚明。“Clive 有个名单。他说当 MinION 面世的时候他不会让名单上的人得到它,”微生物学家 Nick Loma 在 2013 年写道,“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开玩笑。”另一个不想透露身份的基因学家告诉我,“有许多科学家不敢批评这家公司,因为他们担心这家公司会随意取消他们对该技术的使用权。”
 
* * *
 
2015 年,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Ebola)病毒疫情进入了第二年。超过 10 000 名患者死去,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在控制疫情方面,科学家和健康工作者一直在取得稳步进展,但是有一个关键部分缺失了: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
 
通过在疫情爆发时对病毒测序,科学家可以更加有效地研发诊断性测试和疫苗。通过对比不同地点和时间采集到的病毒样本,他们可以弄清楚究竟有几个致病株系、它们是否在变异,并且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患者的基因测序结果,他们可以知道究竟是谁感染了谁,并且切断传播路径。
 
但是在埃博拉爆发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病毒基因组被测序。病毒主要影响的是边远地区,那里的样本要被运送到遥远的实验室中进行分析。Nick Loman 认为,这可以理解,但无法叫人接受。为什么要等病毒样本被送到测序机构,而不能把测序设备带到疫情爆发地点呢?
 
当牛津纳米孔公司最终在 2014 年 2 月的一次预售活动中发布了 MinION ,Loman 和几百个科学家一样也注册参加了。交了 1 000 美元定金后,他们收到了一个 MinION 和一套标准流动槽(flow cell)——启动测序仪的一次性基片,每个包含 512 个纳米孔。这些早期的版本充满了各种问题:邮寄、不可靠的试剂还有技术难题。一些科学家因为这些问题懊恼地放弃了 MinION。但是 Loman 坚持了下来。
 
2014 年 6 月,他用现在已经调试并优化升级后的 MinION 成功地研究了一起在英国伯明翰的一家医院爆发的沙门氏菌疫情。2015 年 4 月,他的学生 Joshua Quick 带着三个 MinION 去了几内亚。这三台仪器不知道为什么被叫做肋排,鸡肉和胸脯。他还带去了三台笔记本电脑、一些化学试剂、一台离心机、一台从实验室同伴那里偷来的热循环仪。这些器材组成了一个移动实验室,正好能塞进 2 个行李箱,拿出来以后能放到 2 个小桌子上。抵达几内亚 2 天内,Quick 就开始为埃博拉病毒测序。
 
在埃博拉爆发期间,MinION 显示出了它的价值。传统上科学家必须要采集数以百计的样本,把它们送出去,然后等上几天或者几周才能得到回音。这个过程对于争分夺秒的传染病控制来说太漫长、太不合适了。但是 MinION 却可以快速地输出结果。有一次,Quick 在 24 小时内就得到了样本的测序结果。而且这些测序结果是实时输出的,几乎就在 DNA 链通过纳米孔的时候报出数据。“当数据生成时就可以进行分析,”Loman 表示,“这是更具交互性的测序方法。”
 
6 个月后,该团队对 142 个埃博拉基因组完成了测序,他们的同事用这些结果来监测疫情的余孽。接手了 Quick的便携实验室的 Lauren Cowley 去年告诉我,“我亲眼见证了流行病学家实时准确追踪病毒传播途径,然后在传播途径的下游拦截病毒、防止进一步传播的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 2016 年 2 月宣称埃博拉疫情已经结束了。但是当埃博拉下台时,另一个敌人却上场了。今年最大的威胁是蚊子传染的寨卡病毒(Zika)。寨卡病毒和一种叫做小头症(microcephaly)的出生缺陷以及其他病症有关。寨卡病毒已经蔓延至整个美洲和太平洋。基因学家再一次和病毒展开了你追我赶的较量。Loman说,“大约有 10 到 15 个测序已经被公开”。但是这些测序都不是来自寨卡疫情的发源地——巴西东北部。他补充道,“很难得到样本,再把它们运出巴西进行测序。”
 
Loman 再一次把测序仪带到样本所在的地方。在差不多一个月之内,他的团队会准备一辆装载着 MinION 和其他实验设备的大篷车,沿着巴西海岸从巴西北部的贝伦港(Belem)开着它到东部的萨尔瓦多港(Salvador)。他希望这段旅程能够揭示关于寨卡病毒来源、它何时进入美洲、如何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有多少株系、是否和其他病毒有相互作用等的信息。“我们现在还没什么概念,”他说,“我们对寨卡病毒了解得很少。”
 
对这样的项目来说,MinION 并不是唯一的选择。2013 年,一队科学家载着微波炉大小的更传统的测序仪沿着南莱恩群岛(Southern Line Islands)航行。南莱恩群岛是地球上最偏僻的陆地之一。但是因为 MinION 如此轻便、牢靠、反应迅速,因此“它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Loman 表示。有一个团队把它带到了坦桑尼亚雨林中去鉴别青蛙。还有一个团队打算在今年夏天把它带上印度洋上的一个海洋科考船里去。John 和 Castro 想要把它送入太空。
 
 “有些加州人想要给狗便便测序,以便找出在住宅附近随地排泄的狗。”
 
虽然 MinION 很强,但是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功率方面它还是无法和 Illumina 的顶级测序仪媲美。它可以很方便地为病毒和细菌的小小基因组测序,但是如果要为动植物更大的基因组测序的话,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人类基因组是大肠杆菌基因组的几千倍大。小麦的基因组更是人类的 5 倍。)
 
但是如果牛津纳米孔公司推出快速模式(Fast Mode)版本的话,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快速模式的硬件和软件都会升级,让测序速度达到 MinION 的 4 到 7 倍。该公司正在启动 PromethION 项目。这款测序仪比 MionION 更大更厉害。它的用途是进行大规模测序。它的 144 000 个纳米孔每天可以产生 1 200 亿字节的数据,这相当于 40 个人的基因组。第一批这种“猛兽”已经发货,更多的批次将要上市。
 
不过质量和数量一样重要。自从发布以来,MinION 的准确率一直为人所诟病。Illumina 的测序仪错误率只有 0.1%。但是 Loman 在埃博拉研究中得到的错误率是10%(当他重复测量几次并把结果整合后错误率迅速下降)。Brown 补充道,“现在我们得到的错误率是个位数,而且这还可以进一步下降。”
 
MinION 的技术也需要变得更可靠。目前,流动槽只能用几个月。这对许多应用来说已经足够,但是对  NASA 的雄心勃勃的外星计划来说还远远不足。而且它的价格也偏高:批发售价是 500 美元一台。Loman 说,“要是能用五块十块的零钱就能买到的话,那就太棒了。”那么大规模的降价并非不现实,但是牛津纳米孔公司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顾虑。今年 2 月,Illumina 对它们发起了诉讼,声称他们用了一种 Illumina 的专利纳米孔,侵犯了他们的权利。牛津纳米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Sanghera对此表示否认。(他说,“牛津纳米孔公司产品的商业威胁力这么快就得到了市场垄断者的承认,这让人很开心。”)
 
这是否意味着能够匹敌 Illumina 的纳米孔测序仪已经在研发中?答案令人浮想联翩。即使牛津纳米孔是唯一一个生产该技术的公司,并且他们可以克服技术和法律上的挑战,他们还面临着一个终极障碍:他们的迷你测序仪仰仗的是实验室科学的边角料。你不可能滴一滴血或者水到流动槽里;你得先准备好样本。这个过程需要离心机、热循环仪还有吸液管,更无须说操作者得受过分子生物学的专门训练。一旦测序结果出来了,你还得用专门的软件和专业知识来解释这些 A、C、G 和 T 字符串。
 
这也就意味着,MinION 虽然可以被带到任何地方,但并不是谁都能用它。至少现在不行。
 
* * *
 
“VolTRAX 是什么意思?”我问 Clive Brown。“没什么意思,随便取的名字。”他回答,“我们这个公司是这么做事的,我说我们得取个名字,然后整个公司都安静了。我说,‘这个名字怎么样?’他们都说这糟糕透顶。我说,‘那你们有什么建议吗?’没人说话。所以他们就用我取的名字,这我们就是这么给 MinION 做决定的。”
 
VolTRAX 名字的来源可能有点荒唐可笑,但是它被创造的目的却很严肃。这个多米诺骨牌大小的 MionION 附加元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准备测序用的生物样品,比如体液、棉签或是泥土。它把液体输送到一个细槽网格里,然后用化学试剂对液体进行“狂轰滥炸”,提取出 DNA,然后把 DNA 装到MinION 里面。“我们在实验室里花了许多时间来准备样品,比测序花的时间多多了,”Loman 说,“如果你能够把临床样本直接滴到芯片上,然后让它一条龙搞定的话,这将具有巨大的优势。”
 
今年夏天,VolTRAX 将会被推出市场,供早期用户购买。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of Leicester)的基因学家、法医学家 Jon Wetton 想要用这个设备来和非法野生动物走私作斗争,因为基因测序能够辨识不同物种。保护主义者已经用这种被称为 DNA 条形码(DNA barcoding)的技术来追踪象牙的源头,或是辨认变成寿司肉片的鲸鱼肉的来源。但是样本必须得被运送到别处进行分析,“你得等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得到结果,”Wetton 表示,“那些容易变质的东西就不能用这个方法,如果你要对被拘留的嫌疑犯进行检测的话这个方法也不适用。但是有了现场测试以后,你就可以没收可疑物、逮捕嫌疑犯,或者做其他事情。”
 
有了纳米孔测序仪之后,检查员就可以知道一块兽肉是来自家畜还是濒临灭绝的猿猴。他们可以分析盗猎嫌疑人的作案工具上的血液样本,用来分辨最后被宰杀的动物到底是什么。他们还可以知道被查扣的鱼子酱是来自合法的物种还是濒临灭绝的鲟鱼。Wetton 表示,“你可以用同一套测试解决关于野生动物犯罪的大量问题。”
 
但是如何对数据进行解析的大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过牛津纳米孔公司已经有了一个解决方法:他们建造了一个叫做 Metrichor 的网络中心,人们可以用手机应用连接到这个中心,这样就可以分析 DNA 测序数据。其中一个由牛津纳米孔公司自己研发的应用叫做“我碗里的是什么?”(What’s In MyPot?,或WIMP)。这个应用可以分析测序数据、识别 DNA 所属的物种。他们已经进行了实地测试,他们对公司大楼后面一条被下水管污染的河流中的微生物,还有一辆纽约货车里的未经灭菌的牛奶进行了研究。
 
第三方也可以开发 Metrichor 应用。“这是经典的 iphone 方法;你可以给任何人一套开发工具包,”牛津纳米孔公司应用总监 Dan Turner 表示,“兽医公司正在开发一个可以检测你家狗的血统的应用。还有些加州的人想要给狗便便测序,以便找出在住宅附近随地排泄的狗。”
 
因为这个服务基于云端,牛津纳米孔公司希望,任何能够上网的人只要有一台 MinION 就能够“在任何地点为任何物体进行测序。”没有任何实验室或科研能力的奶农可以监控他家牛奶的质量。航天员可以监控太空舱中空气和水的质量。连锁超市可以检测食品制造过程中的危险细菌。
 
 “我们正在进入基因组学的第二个阶段。”
 
学生可以用它来练习测序。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Sophie Zaaijer 最近开设了一个基因组学课程,在这个课上,本科生和硕士生对纽约餐馆、超市和 Zaaijer 便当盒里的食物样本进行测序。然后他们可以用 WIMP 来识别这些样本中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学习理论知识和处理数据。但是这次,“他们可以和科技紧密联系,”Zaaijer 表示,“他们有了这个设备,可以看到 DNA 通过纳米孔时实时读取的数据。”
 
全世界都在进行类似的项目。基因学家 Karen James 在对教育者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受访者梦想能够用纳米孔测序仪来让本科生、中小学生和大众来做科学研究,比如为毛利人斗篷里的羽毛、野生动物园里动物的便便,还有他们自己的鼻涕测序。“如果每个学校都有一台 MinION 而且把数据传上网…这件事的意义大到令人无法想象,”英国皇家植物园的 Joe Parker 表示,“但是如果要吸引市民科学家的话,价格一定得下来。”
 
但是他很乐观。“十年前,只有些科幻小说在讲纳米孔。五年前,没有人听到牛津纳米孔公司的消息,很多人以为这个公司不存在了。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这一切绝对行得通。现在轮到他们来证明他们可以降价并进行大规模生产。”
 
* * *
 
KrisGriffin 32 岁时因为背部疼痛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他患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亏了两种药,一开始的伊马替尼(imatinib),现在的达沙替尼(dasatinib),他的癌症得到了控制,而且只有一点点副作用。8 年来,Griffin 活得不错。他现在是英国基德明斯特的一名教育咨询师。他在被诊断出癌症不久后结婚了,现在有个 4 岁大的儿子。“我过着正常人的日子,”他说。
 
但是他并没有痊愈。他的病是由于两个染色体的异常合并造成的。两条染色体的异常合并产生了一种叫做 BCR-ABL 的嵌合基因,这个基因会使他的血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达沙替尼可以抑制这个过程。为了确保该药物奏效,Griffin 必须每年去医院几次,这样医生可以检测携带融合基因的细胞数量。Griffin 表示,“没什么比踏进医院的门更能提醒自己你身体糟糕了。”
 
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在舒适的家中自己做这种测试,就像糖尿病人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一样。他回忆起一年前在一个伦敦的会议上,他“看见拿着这个仪器的家伙站在台上”。那人就是 Clive Brown。
 
Brown 谈论着在人身上使用纳米孔测序技术,以分析垂死的细胞向血流中释放出出的 DNA 碎片。对于癌症研究者来说,血液循环系统中的 DNA 就是一种液体活检,它可以告诉你肿瘤是否在发展、疗法是否起到了效果,或者肿瘤是否产生了耐药性。包括 Illumina 在内的许多公司正在展开积极行动,研发为癌症筛查设计的血检工具。
 
但是 Brown 认为,如果 MinION 和 VolTRAX 变得足够便宜和精确,人们就可以自己检测血液循环系统中的 DNA。“我们得让价格大幅下降。没理由你不可以每天进行快速血液检测,”他对我说。他想要连通DNA 测序和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这两个世界。“我想要让人们拥有一个这样的工具,它可以让人们懂得自己的生物特性,并能做出相关推断。”
 
当听到了 Brown 的高谈阔论后,Griffin 燃起了希望。或许有朝一日他可以检测自己的 BCR-ABL 水平然后把数据发送给医生。“它可以带给病人带来力量……这在心理上太重要了,”他说。那次之后他开始和牛津纳米孔公司联络。虽然公司的人告诉他技术还需要完善,但是他对此坚信不疑。“我想要变成他们的实验豚鼠——第一个用 CML 在家检测血液的人。我想这对许多人意义重大。”
 
每日检测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揭示出感染的信号。它甚至还可以为一些没有人的问题给出答案。“还没有人系统地为血液循环系统中的 DNA 进行长期完整的调查,对任何一个人都没有,”Brown 表示,“基线水平是什么?现在没人知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拿到数据。”
 
把 DNA 从血流中提取出来放到 VolTRAX 中这件事还很麻烦。“你想要一个简单的、傻瓜操作的取样仪——像一支笔一样的,笔尖是一次性的,里面有所有纳米孔测序装置,”Brown 表示,“你用笔尖蘸一下湿湿的东西,比如一滴唾沫或是血液,然后剩下的事交给它就好了。”它可以微刺皮肤,或是对渗出毛细血管,在皮肤细胞间循环的体液取样。Sanghera 也参与研发的血糖监测仪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取样仪还可以用来检测空气中的病毒,或是食品生产线的细菌。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只要设定程序让它定时采集数据,然后把数据传到云端即可。这就是 Brown 命名的生物联网(Internet of Living Things):一个由传感器连结而成的,测序全世界的网络。
 
 “如果你可以给每个牛肉汉堡测序的话会怎样?食材是什么?来自哪里?上面长了什么其他东西?”他问,“如果每个通过机场安检的包裹都用棉签采样会怎样?对医院里的空气供应采样呢?一些植物育种人员表现出了兴趣,他们想要追踪作物的生长状况。我和国防工业的一些人谈过,他们想要实时检测伦敦地铁里的病原体。”
 
就目前而言,这些想法看上去有些言之过早,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不过 5 年前便携式测序仪的概念,甚至更早以前通过一个小洞来读取 DNA 的想法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没人相信这行得通,”Brown 说。不管牛津纳米孔公司会不会成功,Joe Parker 说他们的努力会鞭策其他公司追赶他们的步伐,这会为停滞不前的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
 
不管结果如何,他预计我们会进入“基因学的第二阶段”,测序仪会成为像望远镜一样的工具:曾经只作为精巧的科学工具,现在从玩具店就能买到。不仅到处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公开的基因信息数量也会飙升。“这就是用少量望远镜来做天文学研究和每个人都有一台望远镜时的差别,”他说,“这改变了可观测的天空的大小。”
 
原文链接:http://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6/04/this-technology-will-allow-anyone-to-sequence-dna-anywhere/479625/
 



点击数: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