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3亿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正确认识高血压,合理规范治疗不容忽视!

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年龄 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发病率高。
4.其他 肥胖者发病率高;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其他因素。
高血压的分类及分级: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即高压大于140mmHg和/或者低压大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值得注意的的是,当血压大于180mmHg时很有可能随时发生脑血管意外事件(即老百姓所说的脑出血、脑溢血),后果严重,危及生命,所以此时一定要立即休息,给予降压治疗。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高血压的并发症:
由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数非常多,许多人就认为高血压不是什么大病,没什么事,尤其在农村,经济不富裕,患了高血压不管不治,最终酿成大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三五年也许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经过5-10年,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下图就能说明:

1.心脏病变
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中风)
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病变
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肾损害
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睛
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高血压的治疗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盐摄入量。③补充钙和钾。④减少油脂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降压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长期坚持!
(来源:百姓医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