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约翰·约瑟夫·罗林斯作为承包商承包了英国博物馆墙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怎样才能使螺钉经济、可靠、高效地与墙坚固住,是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方法,是先在墙上凿一个洞,然后紧紧地嵌入一个诸如木圆柱型的木孔塞,再把螺钉拧在木孔塞上,以便安装电气设备。这样的安装方法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效率低、不经济;其次是木孔塞和墙之间摩擦力的结合往往并不可靠;再者,当螺钉拧入木孔塞时,可能造成其破裂,而不能固定作用,必须更换新的木孔塞;等等。罗林斯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木孔塞这样的材料柔韧性、弹性不足所造成的。他针对性地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构思,一方面,他将该构思及时地于1911年10月13日向英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GB22680/1911,该申请于1913年1月14日被授权;另一方面,他积极实施该专利。

为实施该发明,罗林斯成立了家庭公司,“罗林斯兄弟公司”专门制造这一种孔塞、套,并于1912年注册了“Rawlplug”商标。这一商标使人们很自然地想起plug(孔塞),其用处就非常明瞭了。同时,为了解除公众对小小的孔塞能产生比大木塞更强的坚固作用的疑问,一方面,向公众进行示范;另一方面,在《每日邮报》(Daily mail)做了大版广告,公司生意兴隆,很快发展成Rawlplug有限公司。该专利保持到14年有效期届满,也许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公司的专利实施,通过最高法院令,该专利又延展了4年保护期。
1934年,提出了专利申请号为GB444623的关于膨胀螺栓的专利申请,该发明专利申请的膨胀螺栓由金属套和螺栓组成,由螺栓拉拔使金属套尾端向外受压膨胀而使其坚固,它主要用于将设备固定于混凝土和砖石结构墙体中。20世纪60年代开始Rawlplug开始制造挤制塑料孔塞,并且品种式样也越来越多,有的在孔塞尾端设了开口,这样更易向外变形;有的还在尾端加齿状凸起物,有的齿状凸起物为倒齿状的,使其紧固时螺钉、螺栓与墙体等结合得更加牢固。时至今日,安装人员在墙上安装设备、装置时每天仍在继续使用这些小而便利的孔塞。
发明人:约翰·约瑟夫·罗林斯
John Joseph Rawlings,工程师和建筑承包商,1887年和他的兄弟一起在伦敦开了一个小水管公司。公司跟随时代技术要求的改变不断成长,在19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电气工程,到1910年时罗林斯兄弟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电气、卫生设备、汽车以及通用工程、建筑以及装饰。他在1911年申请了关于膨胀螺钉的专利,1913年该申请被授权。他们兄弟在1912年注册了商标“Rawlplug”,并在1919年将原公司的Rawlplug分部改造为Rawlplug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