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交流渠道,它使我们感知环境而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因此,听觉对健康而言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善待耳朵,保护听力呢?
问题
01
您是否出现过耳部不适?
您是否有时候会感觉耳内痒痒的,不舒服,有时候还会出现耳闷感、耳痛、听力下降伴有眩晕?
游泳后耳朵进水,没有及时清理,很快发现耳朵流水、流脓?
这是耳部常见的不适症状,发展下去会影响正常的听力。
问题
02
您是否有好好保护您的听力?
您是否上网或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耳塞机,并且声音开的不小?
是否经常留恋于泡吧蹦迪、KTV飙歌?您的窗外是否长时间机器轰鸣?
或者使用火柴棍等硬物掏耳垢?是否挑灯熬夜、嗜好烟酒?
压力山大的快节奏生活使您的情绪焦虑紧张得不到舒缓?
这些都会导致您出现耳鸣、眩晕甚至听力下降。
0 1
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呢?
当声音发出时,周围的空气分子就起了一连串的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声波,从声源向外传播。当声音到达外耳后,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当声波撞击鼓膜时,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后面的中耳腔内,紧接着3块相互连接的听小骨也跟着振动起来。3块听小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杠杆系统,把声音放大并传递入内耳。而内耳中有专司听觉的器官——耳蜗。耳蜗里有数以千计的毛细胞,它们的顶部长有很细小的纤毛。这些细胞的纤毛受到冲击,经过一系列生物电变化,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把送达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产生了听觉。
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内耳后,经听神经纤维传入脑干及更高的听中枢,在听觉传导径路上任一环节出现病变都会引起不同性质的耳聋。
此外,内耳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半规管、前庭,这两个器官专司头部三维空间的平衡觉。当半规管和前庭有毛病时,可能产生眩晕的症状。
问题
03
听力损伤的自我诊断
听力损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声音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语言声。程度包括一下几种:
轻度(听阈26~40dB 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41~60dB 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阈61~80dB 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阈80dB HL以上):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01
保护听力的方法
掏耳勺不建议使用,戒除掏耳朵习惯;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游泳前检查耳部健康并戴好耳塞;如果耳朵进水,不要用力去扣,最好使用棉签吸出污水。
远离噪音,减少使用耳塞机,噪音是最主要的破坏源,长时间处于噪音区会使人出现耳鸣甚至听力下降。
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避免撞击头部;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感觉耳部不适可做吞咽动作或嚼口香糖,以保护鼓膜;定期检测听力。
擤鼻涕掌握正确方法,鼻子不通气,切记两个鼻孔一起擤鼻涕,鼻子内的压力可能会让炎性分泌物流入中耳,易引起中耳炎的发生。
0 2
远离耳毒性药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对耳朵有毒性的药物有百余种,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还有水杨酸类制剂进入内耳,破坏内耳的新陈代谢使毛细胞变性、坏死。
03
坚持耳部常按摩
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促进耳朵保健的效果。比如拎耳屏、扫外耳、按耳窝、提耳尖、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04
及早就医
当出现流脓或流血、长期耳痛不止、突然丧失听力、耳鸣及眩晕等症状时我们应尽早找医生治疗,懂得珍惜。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