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咳嗽、发热的病人也开始增加了。很多病人一到诊室就急呼呼地说:“医生,给我输液吧,我吃了几天药还不见好。”或者说“我过几天要出差,想早点好。”
我们医生总是觉得很无奈,只好说:“别急,先让我看看,如果需要会给你输液的。”
输液好or吃药好?关键看药物
有一次,有个病人带着他的CT片和血液化验结果过来,一看是肺炎,病人说:“输了三天液怎么还发热呀?我还需要输液吗?”
我一看所用的药后说:“你只需要吃药,不需要输液。”
“那前面挂了盐水还没效果,光吃药有用吗?”
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输液,或者吃药,而在于所用的是什么药物。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肺炎,由不同的细菌所引起,它们所针对的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留下你的痰标本化验,做敏感性测试。
但是,有很多病人没有痰,或者已经用过抗生素了,也很难培养出来。再或者,你现在发热咳嗽了,我不可能等到你的痰培养结果出来再给你用药。所以,我会根据你的影像学的特点,以及药物的特性来选择。
药物怎么选?能口服尽量不输液
“那医生是如何选择药物的呢?”
“选择药物当然是由医生来决定的,不过你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毕竟知己知彼才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首先当然是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你选择的药物有用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选对的,不选贵的。
“其次是药物的强度,即杀菌的强度,这个涉及到药物什么样的浓度可以杀死细菌。我们当然希望浓度低的就能杀死细菌是最好的,这样的话细菌的耐药性也会产生得慢一些。
“第三是药物使用的方便性,比如能口服最好,能一天一次最好。有些特殊病人,如病情很重的、不能进食的、特殊细菌感染的、有特殊部位感染可能的,才需要输液。
“第四是安全性。所谓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我们会尽量选择反应小的、安全性高的药。”
输液起效快?口服效果不一定差
“那医生,你说口服不一定比输液差?但是人们都说输液起效快呀!”
“其实不然,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选择正确的药物才是关键。
“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专业知识,就是局部的药物浓度。比如你得的这个肺炎,要治好它,首先是药物要到肺里去才行。但是以前,我们有些药,虽然体外细菌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它很好,但是临床上却并不那么理想,可能是由于它们在肺里的浓度太低导致。
“而目前,有些新药却能在体内有很高的浓度,即使是口服,效果也不比静脉差。”
谁才是真正需要输液的人?
“请问医生,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输液呢?”
“通常有几类患者需要输液:一类是病情的确较重。为了在短时间内让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减少消化道吸收以及肝脏代谢所消耗的时间,但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改为口服。
“第二类,药物吸收效果差,只能用静脉输液才能达到有效浓度的,如氨基糖苷类、抗真菌、糖肽类等药物。
“第三类是吸收功能障碍或者不能配合,如昏迷、意识障碍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
终于,患者明白了我的意思,也不强求输液了,带着我给他配的药回去了。三天后复诊时,他高兴地告诉我:“沈大夫,你的药真灵,体温第二天就正常了。”
我也很高兴,看了一下他的血液指标,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CRP)是发热病人的一项基本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是否要选用抗生素,选择什么级别的抗生素。】他又说:“大夫,我体温好了,是不是可以不吃药了。”
我对他说:“别急,治疗要规范,这个意思是疗程要足,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细菌没被杀死而导致病情反复,因此抗生素继续巩固三天,一周后复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