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患关系 > 国外
美国化解 “医闹”的法宝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2017-02-13 02:41   分享道
来源: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傅添
近日,一则“中国夫妻医闹在美国被严惩”的消息在新浪微博和国内多家网站不胫而走。事情讲的是,一对中国夫妻在美国给孩子看病,在急诊处因和院方发生了纠纷而情急撒野,在警察赶到后仍用手掐住护士的脖子不放。而警察为了制止其继续行凶,用枪托将其手臂砸断并强行带走。事后警方给出了两种解决方式:留在美国境内被指控二级谋杀,或者被遣返回国并限制再次入境。
  尽管笔者通过多方查证,始终未能从美国的各种官方媒体中寻获到对于该消息的报道,对于涉案当事人的身份和案件的最新进展也因此未能获知。但是,如果该事件所述过程属实,涉事的逞凶者受到这样的处罚在美国可谓理所应当。
  美国医闹多为一时冲动
  在对此事件的讨论中,有不少在美国的华人医师分享了他们亲眼目睹的警察严惩医闹的事件。有位新浪微博名为“Azure豹”的网友(经与本人核实其为美国、新加坡执业牙医师,美国德州大学牙科博士,南加州大学颅颌生物学硕士)称,她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实习期间,亲眼看到,有一位患者因为不满医生要求其下次改约再来,抱怨起来,前台工作人员提醒他保持安静,不料患者却更加大声。
  随即警察赶到,对其提出严重警告,而且该患者下次就诊必须在警察监视下进行。如果再有过激行为,就会上患者黑名单,整个医学中心的医生都可以对其拒绝治疗。即使这位患者在申请解除监控治疗后,接诊医生仍可以申请保护。
  美国也曾发生过极端的医闹事件,据报道,去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梅普尔伍德市的圣约翰医院,一名60多岁的男病人查尔斯·洛根因为不明原因,突然抓起病床上的一把金属杆,袭击了4名护士后并逃离了医院。警方在三个街区外找到了仍紧握金属杆的洛根,命令其扔下凶器。
  在遭到拒绝后,警方对其使用了电击枪,并随后把他扑倒,戴上了手铐。但该名男子随即停止了呼吸,并被宣告死亡,这件事在美国引起了一场争论。但对于警方的行为,公众还是一致认可,认为这种直接威胁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安全的行为,必须立即严惩不贷。
  事实上,在美国医院鲜有听闻这种极端的“医闹”事件发生。固然,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下,病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因情绪暴躁、不满、身体不适等原因而殴打、辱骂医护人员的事件也时有耳闻,但大多皆属临时起意的一时情绪冲动,很少有蓄意的报复或刻意的侮辱。
  这类“医闹”和国内时而见诸报端的行为有本质区别。另外有一点是确切无疑:无论是哪种“医闹”行为,在美国一定会招致严厉的处罚。
  如果病患者及其家属实在不满医院的所作所为,试图在美国的医院里进行“医闹”,那只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民事、刑事后果。对此,美国相关法律的界定极为清晰:当病人或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医院的不当损害时,可以通过正当程序来索赔并追究医院责任,但不能用妨碍社会秩序、侮辱他人、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的方式来试图为自己讨回正义和尊严。
  美国医疗事故频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并非没有医疗事故。事实上,因医疗失误而致死的人数在美国可谓触目惊心。美国国家医学院前几年曾发布了一份名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To Err is Human)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每年有高达9.8万名患者因为医疗失误而死在了医院里。
  有科学研究认为,美国政府所发布的这些数字还是大大低估了医疗事故的实际情况。2013年有一期《病人安全期刊》杂志刊登的一篇指出,每年有21万至44万的病人,在医院里因为各种本来可以预防的失误而丢掉了性命。
  这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每年将近2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如果将病人的劳动力损失、受影响的正常工作等间接经济损失也计算在内,这些医疗事故每年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近万亿美元。医疗事故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全国第三大致死原因,仅排在心脏病和癌症之后。
  虽然美国医疗事件众多,但引发“医闹”的种种主要因素,在美国都没有合适的生存土壤。若深究“医闹”现象形成的原因,首先是不充分的医疗保险体系和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患一次大病就有可能使整个家庭陷入赤贫的境地。这种家庭经济负担的剧增使得很多病人及其家属企图以这种“非常规”“非理性”的方式,来向院方索取更多的经济补偿。
  对于医疗体系和医护工作者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也是医闹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在审视医生、护士的工作时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特别是大众口中流传广泛的医院“红包”文化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和尊严。而一旦医疗结果不如人意,病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就会习惯性地归因于医护人员,对院方给出的各种解释和凭据也不予采信,从而增加了双方的沟通难度。
  奥秘在于法律索赔机制
  在美国的医疗体系中,首先存在着比较完善、公信力较高的医疗事故鉴定机制。各个医院里均设有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监管和受理病人及其家属对诊断过程和结果的质疑。而病人若有疑问,可以随时向院方乃至其各级各类监管机关申请审查。
  纵观各种“医闹”事件,很多实施者首要的初衷便是“要个说法”,因为对于医院作出的诊断过程、治疗结果甚至死亡原因不能接受或认可。而完善的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的存在,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病患者在这方面的顾虑。
  对于医疗事故,美国还有着非常健全的法律索赔机制。病患者及其家属如果认为医院或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有过失,可以直接将医院诉上法庭,索取经济赔偿。在此类诉讼中,由于病患者一方属于明显的弱势群体,法院往往会予以偏向。而索赔成功者可以轻易地获得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美元的巨额赔偿。
  在这种诱惑下,即便当事人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也有大量的职业律师踊跃代为操刀,提供全系列的法律援助。如此一来,当人们对医疗事故心生不满时,更会选择直接走法律途径,而非自己去医院里吵闹和索赔,那样只会在法律上形成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而有趣的是,病患者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也往往会积极参与相关法律调查,提供有效信息,以尽可能地找到医院的过错,从而减少自己需要赔付的份额。
  不过,健全的法律索赔机制也带来了一项副作用,那就是医生和医院为了避免出错,往往会过于谨小慎微。毕竟,对于一些小医院来说,一次重大医疗事故所带来的巨额赔偿,可能就会导致直接破产关门的下场。在美国看过病的人可能对此深有体会,一项在国内看来非常简单的疾病,比如拔牙或肠胃炎,在美国医院里往往都要做极为复杂和繁琐的全身检查,甚至连整个家族的疾病史也要如实汇报。
  这种习惯的根源就在于医院对于巨额赔偿的深深畏惧,而各种检查所产生的高额费用大部分均由医疗保险来承担。而这也就导致了美国的医疗费用高居不下,成为制约美国社会福利体系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美国民众最为不满的社保体系的地方。